Latest case
吃了降压药还头晕?可能是把高血压“两兄弟”搞混了
“医生,我天天吃降压药,血压怎么还是忽高忽低?”门诊上,总有患者带着这样的困惑来求助。更让人揪心的是,有些人吃了好几年药,最后才发现,自己的高血压根本不是“普通款”,一开始就吃错了方向。
很多人把高血压当成单一疾病,吃降压药就行。但实际上,高血压分为“原发性高血压”和“继发性高血压”两种。它们就像一对长相类似的“难兄难弟”,症状看上去都是血压值超标。但实际上,这两种疾病背后的病因却相差甚远。
这两种高血压的“脾气”完全不同:一个跟生活习惯、遗传因素关系密切,需要慢慢调理;另一个则是被其他疾病“带坏”的,不解决根源问题,光吃降压药就像隔靴搔痒。要是把它们弄混了,不仅血压控制不住,还可能让身体悄悄受损伤。
所以,发现血压高了别急着吃药,先搞明白自己遇上的是哪一种,才能找对治疗的路子。这两种高血压到底有啥不一样?今天,我们一文为您盘点清楚。
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。擅长各种心内科常见疾病,如高血压,冠心病,心力衰竭等。尤其擅长冠脉的介入诊疗工作,目前发表SCI论文一篇,主持温州市卫生局课题一项。
原发性高血压是我们最常遇到的类型,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85%~95%。这类高血压没有明确的单一病因,更像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从遗传角度来说,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高血压病史,子女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明显增加。而环境因素的影响则更为直观,比如长期高盐饮食、肥胖、缺乏运动、长期精神紧张、吸烟、过量饮酒等,都可能诱发或加重原发性高血压。
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,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。这包括减少钠盐摄入,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;增加新鲜蔬菜、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;保持规律的运动,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;控制体重,避免肥胖;戒烟限酒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
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,如果血压仍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,就需要启动药物治疗。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、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如年龄、血压水平、合并症等,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。而且,对大多数患者而言,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管理,少数早期患者经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后,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停药物。
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,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,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5%~10%。虽然占比不高,但如果能及时发现并去除病因,部分继发性高血压(如肾动脉狭窄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)在去除病因后可治愈或明显改善。
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包括肾脏疾病(如肾小球肾炎、慢性肾盂肾炎、肾动脉狭窄等)、内分泌疾病(如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库欣综合征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、嗜铬细胞瘤等)、心血管疾病(如主动脉缩窄等)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。此外,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、非甾体抗炎药、避孕药等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,引发继发性高血压。
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,关键在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。例如,对于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,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解除肾动脉狭窄,血压往往能随之下降甚至恢复正常;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,切除病变的肾上腺组织后,血压也可能得到有效控制;如果是药物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,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或调整相关药物后,血压通常会逐渐恢复。
当然,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同时,如果血压明显升高,也需要暂时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,以避免高血压对心、脑、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。但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的是,继发性高血压在病因去除后,可能不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。
总之,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在治疗上存在本质区别,准确区分两者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。因此,当发现血压升高时,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,明确高血压的类型和病因,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其实区分这两种高血压,就像给疾病“画像”——从发病特点、伴随症状到检查结果,一步步缩小范围。
先看发病年龄。原发性高血压大多“偏爱”中老年人,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,往往是慢慢升高的,可能几年内从轻度升高逐渐加重。而继发性高血压更“青睐”年轻人,如果30岁以下就发现血压高,或者原本血压正常的人突然血压飙升,就要警惕继发性的可能。
再观察血压表现。原发性高血压通常是缓慢升高,早期可能只是偶尔偏高,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能暂时控制。继发性高血压则常常更“顽固”,比如吃了两种以上降压药还是控制不住,或者血压波动特别大,忽高忽低像“过山车”,甚至出现难以解释的低血压。
还要留意伴随症状。如果高血压的同时,还伴有夜尿增多、乏力(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常伴低血钾),或者满月脸、向心性肥胖(提示内分泌问题),以及腰痛、水肿(可能是肾脏问题),这些“额外信号”往往指向继发性高血压。而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可能没什么特别症状,很多人是体检时才发现的。
当然,最终的鉴别需要医学检查。医生通常会先做基础检查,比如血常规、尿常规、肾功能、电解质等,看看有没有肾脏损害或电解质紊乱。如果怀疑内分泌问题,可能会查醛固酮、皮质醇、儿茶酚胺等激素水平。必要时还会做肾动脉超声、肾上腺CT等影像学检查,排查血管或脏器的病变。
简单来说,原发性高血压更像“悄无声息的慢性子”,而继发性高血压常带着“额外线索”和“急脾气”。但无论哪种,发现血压升高后及时就医,让医生帮忙“鉴别画像”,才能少走弯路。
说到底,高血压不是简单吃片降压药就能万事大吉的事儿。原发性高血压像位 “老邻居”,慢慢渗透进生活,需要咱们长期用健康习惯和药物跟它 “和平共处”;继发性高血压更像 “不速之客”,背后藏着具体问题,揪出根源才能解决根本。
记住这几个关键点:中老年人慢慢升高的血压,多半是原发性的,得靠长期管理;年轻人突然血压飙高、吃药控制不住,或者伴有乏力、夜尿多这些 “附加症状”,就得警惕继发性的可能。
不管哪种情况,发现血压高了别自己硬扛,也别随便吃药。早点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,让医生分清类型、找到对策,才能把血压稳稳控制住,安安稳稳生活。
[5]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, 高血压联盟(中国),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, 等.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(2024年修订版)[J]. 中华高血压杂志(中英文), 2024, 32(7): 603-700.
CATEGORIES
News
- NEWS热话筒]人质危机升级 伊朗:别逼我玩火2025-08-25
- 007变黑人女性?希望是又一个“Fake News”2025-08-25
- 日本NEWS丨大阪旅游胜地“一兰拉面”突发火灾闭店2025-08-25
- 672万辆、2000亿元……“数”读中国信心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增强2025-08-25
- 天天学习丨月刊·特刊(2024全国两会)2025-08-25
CONTACT US
Contact: 尊龙网页版尊龙在线官网
Phone: 13800000000
Tel: 400-123-4567
E-mail: admin@youweb.com
Add: Here is your company address